发布日期:2025-01-25 17:47 点击次数:85
本文转自:衢州日报
童婕
当父母非常辛苦,为孩子的成长发育、学习成绩、习惯养成、交结朋友等等操碎了心。如果说学习习惯不好、不听话,更是有焦头烂额的感觉。可只要我们分析原因、直面问题、积极应对、抓住关键,也许很快可以把“苦”变成“甜”。
那么,如何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?今天我分享几点体会。
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,是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这一阶段。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,我也遇到过两个大的考验:一个是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不想做作业;第二个是刚上三年级时作业量骤增,孩子做作业太慢的问题。
●针对孩子不想做作业
幼儿园没有作业,孩子进入小学不太适应,回家还是想着玩和看电视。这时,我做了个决定,陪着她学习,甚至比她还努力。我当时报名了一个计算机高级工程师的考试。
当时我的学习状态是:女儿上兴趣班,我在外面看书;俩娃睡着后,我挑灯夜战;食堂吃饭戴着耳机学习。每天放学以后,我就对女儿说:“妈妈陪你一起做作业好不好?不懂的可以问我。”她说:“好的。”等她作业做完,发现妈妈怎么还在看书,她就自己拿了一本课外书坐在我旁边看。
这样过了两个月之后,我通过了考试,因为太不容易了,感动了自己,发了个朋友圈;而女儿也养成了自觉做作业和阅读的好习惯,可以说是双赢了。后来她说了一句话,对我触动比较大,她说:“妈妈,如果你不那么用功,那我也不用功了!”
●针对孩子做作业太慢
到了三年级后,家长都有明显感觉,作业量比一、二年级多了很多。孩子每天要做到晚上10点来钟,还要练琴、练字,已经影响到正常睡眠了。我想,可能需要跟孩子一起制定下作业的完成计划了,于是,就有了一个作业公约:25分钟学习,5分钟休息。学习时间可以预习、复习、看书、做作业,不可以吃东西、走动、讲话;休息时间可以喝水、运动、去卫生间,不可以看手机、玩游戏和电脑。
这里有三个重点:第一个是要有孩子自由活动时间,爸妈不得干预;第二个是要有奖惩,尤其是奖励,要奖到心窝里,惩也要惩到实质处;第三个是双方签字确认,贴在显眼处并认真执行一个月。
在执行作业公约的第一天,我就发现效果不错,孩子开始有内驱力了,开始自我反思,哪些时间没有好好利用。之后,孩子基本上每晚8点之前能把作业做完,晚饭后还有20分钟的看电视时间。
我还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:
●让孩子明白,学习是自己的事
在幼儿园小小班,孩子背起小书包的时候,我就对她说:“从今天开始,我们就上学了,这是你的小书包,要自己背哦!”从那天起,孩子就埋下了一颗小种子,读书第七年了,放学了从来没有让我们背过书包。
等孩子大一点,懂事了,我慢慢跟她说,读书是为了你将来有更多的选择,学习是辛苦的,爸爸妈妈会帮助你,但主要还是要靠自己。现在放学以后,我一般不催她做作业,因为催的话,就感觉是为我们家长在做。我一般会问:“今天有什么作业呢?你准备按什么顺序完成?需要我帮助吗?”
在周末的时候,我会提前做好攻略,找一个好玩的地方,对她说:“如果你周六下午能把作业做完的话,我们周日就可以出去玩啦!”通过少催巧问多引导,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。
●给孩子空间,学习不是难受的事
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尊重孩子的差异性,给他们更多鼓励和包容。像我们家孩子,就是属于慢热型的,刚到三年级的时候,学习表现并不突出,难免会有难过沮丧的时候,我就跟她一起分析:这就是我们的性格特点,我们要接受它,但是你身上有股韧劲,妈妈相信你,肯定会越来越好的。这样通过不断地鼓励和支持,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,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了。
●为孩子点赞,让学习成为快乐的事
好的学习习惯一定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,一定是一个让孩子充满着热情和期待的过程,一定是一个让孩子有成就感的过程。这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。当孩子每天认真地完成一项项作业时,不要把目光聚焦在错题上;当孩子把考试成绩呈现于面前时,不要纠结于为什么不是满分;当孩子把新学到的知识、有趣的校园故事向大人分享时,不要不耐烦地说“等下”“现在没时间”……
作为家长,我们一定不要吝惜给孩子的点赞,要习惯于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,满足孩子的期待心理。比如,当孩子把新学到的知识、有趣的校园故事向大人分享时,我们可以回答“你要分享什么呀,新学到了什么让你感兴趣的知识吗?说来听听”“我很高兴你能跟我分享这么有趣的事”等等。